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四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弱其志,
故能成其私。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夫唯啬,是谓早服﹔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以其生之厚。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悠兮其贵言。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是以贤人之治,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一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犹兮若畏四邻﹔
唯之与阿,相去多少。
建德若偷﹔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不知常,妄作凶。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吾何故知其然哉。以此: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飂兮若无止。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公乃全,全乃天,
为有为,事无事,味有趣。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犹兮若畏四邻﹔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知常曰「明」。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不自矜,故长。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大音希声﹔
混兮其若浊﹔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百姓皆注其耳目,贤人皆孩之。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不知常,妄作凶。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诚全而归之。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品德经」:第十六章
老子:「品德經」:第六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