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兮其若谷﹔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老子:「品德经」:第十六章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大道泛兮,其可摆布。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何谓贵大患若身。
人之迷,其日固久。
谷得一以生﹔
夫兵者,不祥之器,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是以贤人之治,
死而不亡者寿。
是以贤人有为,故无败﹔
古之以是贵此道者何。
其次,畏之﹔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整天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旷兮其若谷﹔
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四章
是以贤人有为,故无败﹔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四章
大器晚成﹔
不尚贤,使民不争
飂兮若无止。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其事好远。
混兮其若浊﹔
诚全而归之。
搏之不得,名曰微。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是以贤人不可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道隐知名。
美言能够市尊,美行能够加人。
旷兮其若谷﹔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敦兮其若朴﹔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飂兮若无止。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大道废,有仁义﹔聪明出,有大伪﹔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无执,故无失。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风雅无隅﹔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致虚极,守静笃。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觉得称。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