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府后,周静婉神采如常,与陆停一道用了晚膳,沐浴换衣,立在桌案前习字。
她虽见过那陆殿帅,却没敢拿正眼瞧,只记得他左额上一道刀疤,端倪间戾气深重,加上他凶名在外,听到“陆停”二字,她周身都能出现一阵凉意。
“贩子传言,岂可尽信?”周母嗔了她一眼,又望向坐在主位的周父,“老爷,我瞧那陆殿帅模样周正,人也谦逊,不像甚么凶神恶煞之徒,且这般年青就成了天子近臣,想来颇具才调,老爷与人同朝为官,平素可有打些交道?”
“阿婉的字,天然很好。”陆停想都没想便应了这么一句,等看清纸上所书,他又不由一顿,“‘物不过彼,物不过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这是……《南华经》?”
……
这来由乍一听没甚么弊端,可周静婉明白,母亲推挡说亲,倒不是真想多留她几年,首要还是因着前来讲亲的那些人家,母亲不如何能看得上。
她身子弱,吃得平淡,可陆停嗜荤重油,两人用膳总得摆上一大桌子,菜色布得泾渭清楚;
……
“如何,你不晓得?”明檀神采忽而玩味,“传闻这些光阴,你家陆殿帅还在殿前司备了套上好的笔墨纸砚,每日都能写废一沓云阳纸呢。”
陆停仿佛明白了甚么。
陆家家破人亡时他尚年幼,厥后得知此事乃宿家手笔,此中还不乏承恩侯府添柴加火,他年青气盛,白日便单身突入承恩侯府寻仇。
承恩侯宗子率人将他包抄,利刃从他眼角划至左额,鲜血如注,他被踩在脚下,背脊被人脚尖用力碾着,头顶传来轻视笑声:“你这条丧家之犬,没能一并除你,算你命大,竟还不知死活送来门来,很本事啊。”
放眼上京,能让母亲不觉低嫁,又不给父亲招来朋党之嫌的适婚郎君屈指可数,陆停确乃上上之选。
陆家累世高官,然因拥立当今圣上招来灭门惨案,仅余陆停逃过一劫,是以渊源,陆停深受圣宠,弱冠之年便身任殿前副都批示使,官居三品,统领禁军,乃无庸置疑的天子亲信。
她喜净,可陆停这厮常是一回屋子便要上榻,推着搡着闹起脾气,才不情不肯去净室沐浴;
周静婉于家世一事上,倒比她母亲看得明白,其父立于储相之位,又在文士儒生中素有清名,再结高显文臣姻亲恐有拉朋结党之嫌。
“一心埋首翰林院,能和谁熟!”周母没好气地数落。
周静婉点了点头:“《南华经》难读,我不通其义,便多写几遍。”
那信上笔迹歪倾斜斜,写得实在不忍直视,然言辞非常诚心,三两句话便能解释清楚的事儿,翻来覆去写满了两张纸,周静婉读着读着,忍不住弯起了唇角。
“……”
实在陆停在时,她甚少看书习字,本日忽动,陆停又有些不知该做甚么,干坐在榻旁,交来回回擦着那柄锃亮的利刃。
“陆停?没打过甚么交道,不熟。”周父埋头夹菜,随口一应。
彼时,承恩侯府正在办赏花宴,承恩侯宗子恰是要从那月洞门旁的漏明窗隙偷看宴饮女眷才恰好撞上他,他让部下折磨他,自个儿却优哉游哉地立在漏明窗旁,对另一面的女眷品头论足。
厥后她也问过,明显求亲前只见过一面,他为何就非要娶她,陆停想了想,改正道:“不止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