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毕拭国国王对玄奘出众的表示钦赏有加,连连称叹:“我国中各部高僧云集,但像奘师这般众部精擅、学问赅博的,还找不出第二人呢。”
第二天一早,玄奘带着圆觉向迦毕拭国王告别,那国王苦留不住,只得赠了些衣服、干粮、驮马等物,又派了一个名叫阿提伐摩的使者,命他将玄奘师徒送到北天竺的犍陀逻国。本身则同六千比丘一起,一向把玄奘送出城外三十里,方依依道别。
玄奘没有接口,这句看似在理的问话让他如有所思。
像圣胄、德贤、快意声等部派法师,也都同玄奘一样,能够较着地感遭到佛法的陵夷。他们均是德高望重的圣贤,却也只是精通一理,偏有所长,对圆融的梵学远未能透辟了解。至于其他众师,更是学不兼通,大小各别,因此各执一词,每小我都以为本身承传的是正宗梵学,各部派相互争辩,难有宁日。
“当然能够!”玄奘很干脆地答道,“实在,所谓法门本来就是人们厥后加的,皆由戒、定、慧为主旨,也就是说,不管修多么法门皆应守戒持之,而后观想入定,最后深切经海,终究都会成绩。《圆觉经》上就有三个法门同时修的。”
快意生法师也开端发问:“法师是个行路人,理应明白,要到那里去,当然是挑选一条门路。莫非还能这条路逛逛,那条路逛逛吗?”
“大王说得极是,”玄奘道,“阿赖耶识常与认识活动及认识的工具之间的关联与打仗、警悟或重视、感受、思惟、意志等五种心的属性相对应,但并不是以产生爱憎之类的感情感受。它本身的品性是没有染污的,也不会先决地肯定善恶,它只是在无认识的状况下接管前六识对它的影响——接管善的影响,构成善的种子;接管恶的影响,构成恶的种子。五种心的属性也是如许,它使潜伏的认识变成现行的认识,又使现行的认识变成潜伏的认识。”
国王的目光有些苍茫,不明白这同本身的疑问有甚么干系。
“师父,让我跟您一起去吧。”
“那么,我可否带领这个国度的全部群众,一起登上摆脱之舟呢?”迦毕拭王热切地问道,“高贵的法师,您晓得,我的时候越来越少,这意味着我将要落空统统权力。现在,天意让大唐法师来到我国,让我能够操纵这几天的法会,聆听圣贤的教诲,以求脑中痼疾的处理。”
玄奘打动地看着这个弟子,终究点了点头。
“弟子不敢,”玄奘合掌道,“弟子绝非与各位法师辩论争胜,只是为了廓清观点。”
玄奘点头道:“大王,国王的摆脱就是国王的摆脱,与众生无关。但是,如果一个国王常将众生放在心上,终究是能够摆脱本身的。”
“能考虑,”玄奘答道,“如许的识被称为末那识,它依仗阿赖耶识,并以其为认识活动的工具,考虑是它的根基特性,这也是自我认识。”
其他众僧有很多也在点头,另有一些固然心中仍有不平,一时却也想不出合适的说话停止辩驳,只得沉默不语。
“如何逃离?”国王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