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王之制也:草木繁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断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断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断,而百姓不足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当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不足用也。斩伐养长不恰当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不足材也。
成侯、嗣公剥削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也。子产取民者也,未及为政也。管仲为政者也,未及修礼也。故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剥削者亡。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成以守,出不成以战,则颠覆灭亡可立而待也。故我聚之以亡,敌得之以强。剥削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
王者之人:饰动以礼义,听断以类,明振毫末,行动应变而不穷,夫是之谓有原。是王者之人也。
以类行杂,以一行万。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舍是而天下以衰矣。六合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故六合生君子,君子理六合;君子者,六合之参也,万物之摠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六合不睬,礼义无统,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至乱。君臣、父子、兄弟、佳耦,始则终,终则始,与六条约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谓大本。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
凡听:严肃猛厉,而不好假道人,则下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如果,则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和解调通,好假道人,而无所凝止之,则奸言并至,尝试之说锋起。如果,则听大事烦,是又伤之也。故法而不议,则法之所不至者必废。职而不通,则职之所不及者必队。故法而议,职而通,无隐谋,无遗善,而百事无过,非君子莫能。故公允者,听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其有法者以法行,没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偏党而不经,听之辟也。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何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故能群?曰:分。分何故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
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家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家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能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