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实其腹,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视之不见,名曰夷﹔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何谓宠辱若惊。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法律滋彰,盗贼多有。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一章
吾以是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上德若谷﹔
不失其所者久。
挫其锐,解其纷。
有为而无不为。
吾何故知其然哉。以此: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觉得教父。
不自是,故彰﹔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混兮其若浊﹔
天下无道,兵马生于郊。
诚全而归之。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不自见,故明﹔
为学日趋,为道日损。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章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觉得称。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此三者觉得文,不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