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搏之不得,名曰微。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古之善为道者,奥妙玄通,深不成识。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故能成其私。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澹兮其若海﹔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明天,水哥带你读品德经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豫兮若冬涉川﹔
其次,畏之﹔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世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常使民无知无欲。
致虚极,守静笃。
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其次,侮之。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犹兮若畏四邻﹔
不自伐,故有功﹔
其事好远。
繁华而骄,自遗其咎。
公乃全,全乃天,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俨兮其若容﹔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知常容,容乃公,
旷兮其若谷﹔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混兮其若浊﹔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希言天然。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