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觉得称。
荏弱胜刚烈。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品德经」:第九章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是谓袭明。
《品德经》——《老子品德经》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希言天然。
质真若渝﹔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广德若不敷﹔
常使民无知无欲。
玄牝之门,是谓六合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诚全而归之。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天长地久。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觉得和。
上德有为而无觉得﹔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觉得教父。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章
其次,亲而誉之﹔
故能成其私。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强其骨。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致虚极,守静笃。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上善若水。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不失其所者久。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明白若辱﹔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执大象,天下往。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驰骋畋猎,令民气发疯﹔可贵之货,令人行妨。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知常容,容乃公,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强行者有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公乃全,全乃天,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四章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