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在各次上课中,也几次讲授,我们该如何对待别离心,如何对待自我,如何对待修行。上面的每一段话,都是上师的教言,都在我分歧的修习层次中,起到了很好的感化。
“现见实在义后,就如同手中持有快意宝一样,对统统诸法就能获得安闲。如果真正已经通达了统统诸法的赋性,那讲说显宗和密宗都没有任何困难。”
“如果我们去当真修行和护念,这个心极易被调伏,有些人精学习行七天,心也能够获得寂止。如果我们没有去修行,那这个心就极其刚烈难化,仿佛在全部三界当中也没有比心更短长的了。精进调伏自心到了必然的时候,别离念的闪现对本身也没有任何风险,见到心的赋性真罕见!”
我已经长时候没有那方面的糊口了,固然逼迫本身不想它,但是,每过十天半个月,夜梦遗漏也是规律产生的。但是,本身练习了气脉法后,我竟然能够指导并且把握这类打动了。
“我们企求获得寂止的甘露,就必必要断除内里的狼藉,不然沉寂的表情就不成能现前。俱舍论当中也讲,要获得寂止的静虑,必须阔别狼藉和溃闹。”
不然,若没有当真地察看本身的心,固然在沉寂的处所已闭关一百年,也修了各种法门,但自心仍如狂象普通没有被顺服,如许所修的统统法就已经成了增加腻烦的因,闭关也没成心义。
“当我们用正知正念来察看自心时,就应专注察看,除此以外,不要存有任何别的的别离和企求。到时候,如同虚空当中升起日光,空中有明、明中有空,也便是现空无二无别的境地,通过精学习持和祷告上师,就能现前无遗。”
“如果我们依托勤作和别离念,就不成能照见心的赋性。是以,心必必要放松,本身不能担忧现在心没体例调伏,或在自心略微获得安住的时候,就生起欢乐心。象如许的欢乐和担忧,就是修行中的一种停滞。”
“我们将心天然安住,然后察看它的赋性或不舍弃它的赋性,并用正念来护持它,如此一来,心的赋性就会天然现前。这里所说不要分开护持赋性的正念,实际上就是大指模的一种修法。修持大指模的时候常常需求一个正念来护持它,修行大美满也一样如此,即一方面要见到它的赋性,一方面正念也不能分开。”
到现在,固然有阳举的征象,但脑袋并不往那方面想,以是,不会产生烦恼。据劈面阿秋师兄讲,如此练习时候长了,当你指导精气上至梵穴时,还会产生庞大的乐感,有一种法喜充满的感受。我固然没到升起乐感的境地,但起码处理了一个大烦恼。
本身的心就象清净的镜子,它的本体无有可认,如同虚空,而在此清净的虚空当中,能闪现各种分别的影象。如果我们去察看,统统都是阔别戏论的赋性,这是能够现量而见的。如果我们如许去察看和精学习持,现空无二的聪明或者究竟的实相就能现前,这时我们就能现见如同虚空般的阔别统统垢染的赋性。
“统统都是心的幻变,若能通达其赋性,则统统的痛苦和烦恼就都会烟消云散。比如之前我们在新加坡旁观一个电视节目标时候,感到好象全部天国已经闪现在人间一样。当时我们的身材并没有打仗到任何事物,但内心却感到不寒而栗,这类感受,若当时闭起眼睛也不会存在。实际上这是我们的实执现前,如果没有去固执它们,则底子不会感到可骇。同理,对于现在人间上的统统诸法,你不去固执,就没有甚么,当你闭起别离念的眼睛,则统统闪现都不会存在;相反若去固执外境的闪现,就会为本身带来狠恶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