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强盗抢过以后,打着火把出城,手里拿着洋枪,谁敢上前劝止。出了东门,望北走了十几里地,火把就灭了。玉大人调了马队,走到街上,地保、更夫就将这景象详细禀报。当时放马追出了城,远远还瞥见强盗的火把。追了二三十里,瞥见前面又有火光,带着两三声枪响。玉大人听了,怎能不气呢?仗着胆量本来大,他部下又有二三十匹马,都带着洋枪,还怕甚么呢。一向的追去,不是火光,便是枪声。到了天快明时,眼看离追上不远了,当时也到了这于家屯了。过了于家屯再往前追,枪也没有,火也没有。
这日有辰牌时候,店里住客,连那起家极退的,也都走了。店伙打扫房屋,掌柜的帐已写完,在门口闲坐。老残也在门口长凳上坐下。向老董说道:“传闻你们这府里的大人,办盗案好的很,究竟是个甚么景象?”那老董叹口气道:“玉大人官倒是个清官,办案也实在极力。只是手太辣些,初起还办着几个强盗,厥后强盗摸着他的脾气,这玉大人倒反做了强盗的兵器了。”
“谁知因这一拿,强盗结了仇恨。到了本年春季,那强盗竟在府城内里抢了一家子。玉大人雷厉流行的,几天也没有拿着一小我。过了几天,又抢了一家子。抢过以后,大明显白的放火。你想,玉大人能够依呢?天然调起马队,追下来了。
“吴举人方要开口,中间的马兵嚷道:‘大人久已坐在堂上等着呢!已经四五拨子马来催过了,从速走罢!’车子也并不敢逗留。吴举人便跟着车子走着,说道:‘亲家宽解!汤里火里,我但有体例,必去就是了。’说着,已到衙门口。只见衙里很多公人出来催道:‘从速带上堂去罢!’当时来了几个差人,用铁链子将于家父子锁好,带上去。方跪下,玉大人拿了失单交下来,说:‘你们另有得说的吗?”于家父子方说得一声‘冤枉’,只听堂上惊堂一拍,大嚷道:‘人赃现获,还喊冤枉!把他站起来!去!’摆布差人连拖带拽,拉下去了。”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化。(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老残道:“这话如何讲呢?”老董道:“在我们此地西南角上,有个村落,叫于家屯。这于家屯也有二百多户人家。那庄上有个财主。叫于朝栋,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二子都娶了媳妇,养了两个孙子。女儿也出了阁。这家人家,过的日子很为安闲。不料祸事临门,客岁秋间,被强盗抢了一次。实在也不过抢去些衣服金饰,所值不过几百吊钱。这家就报结案,经这三大人死力的严拿,竟然也拿住了两个为从的强盗伴计,追出来的赃物不过几件布衣服。那强盗脑筋早已不知跑到那边去了。
话说老残从抚署出来,即将肩舆辞去,步行在街上玩耍了一会儿,又在古玩店里盘桓些时。傍晚回到店里,店里掌柜的赶紧跑进屋来讲声“恭喜”,老残茫然不晓得是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