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得了结局,再转头来看这一章,望着那红梅,只觉红得似血,美得刻骨,香如锋利的刀,笔笔都是芳馥的冷意,素净的苦楚。
人说此一回,乃是曹公埋下的伏笔,表示最后唯宝琴运气独好。那大观园里的人间,全落了个茫茫大地真洁净。
风吹动。疏影。暗香。如此实在,触手可及。
仇十洲笔下的仕女,皆是神采飞动,精丽清逸,真是艳啊。
梅具四德:初生蕊为元,着花为亨,结实为利,成熟为贞。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茫茫山间,无雪可踏。坐在青石上,闻着花香,看橘子洲横卧潇湘,民居里生起蓝柴烟,心是欣然的,亦是疏阔的。
那年在岳麓山脚看梅花。是个暖春,太阳出奇的好。山脚边,溪流潺潺汇入小池。有风来,泛动春如线,花影动春枝。几树梅花,留下古意盎然的倒影。我围着梅树,大要不动波澜,内心倒是起伏不已,久别相逢一样的惊。闻那花香,像幻觉裹身,久久不肯褪去。
幸幸亏故意人窃记,才有三百余首传世。这首《山园小梅》,便是此中之一。
道人还了鸳鸯债,纸帐梅花醉梦闲。
人们喜好这个故事,就如同喜好梅花一样。多年后,还是能从许很多多的文人墨迹中,嗅出点前尘旧事的旖旎端倪来:“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轻巧浅笑舞低徊,何事尊前,鼓掌相招。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敲。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到了清朝,顾贞观给纳兰容若寄信,写到江南梅,落笔便是:一片冷香唯有梦,非常清癯更无诗。
传闻与林逋写诗唱和的娴雅之士中。就有范仲淹、梅尧臣,以及当朝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等人。王随与薛映更是恭敬林逋为人,又极爱其诗作,经常去往孤山与之诗词相酬,清谈整天,并出俸银,为之修建山宅。但林逋作诗从不保存,皆随就随弃。有人问他,“何不记录下来以示后代呢?”他却说,“我安于林壑之间。且不欲以诗图其名,更何况是后代之事?”
附:
“纤钓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不足”,林逋用诗记录了他的隐逸糊口。如许的日子,在旁人看来,真是与神仙无异。
龚自珍在他的《病梅馆记》中写: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那寿阳公主,曾是用如何的姿式,卧在宫阶上,让风中的梅花落上她丝光光滑的额头?那千古妖娆的梅花妆,冷傲了一页汗青。
此情此境,折得一枝寄。亦无赏梅人。她与他,曾在梅树下,共金尊,饮绿蚁,玉瘦香浓。凭栏翠帘低卷,沉浸明月小巧地。而现在,已经是人间天上不相逢。再也不能瑞脑金兽薰被暖,不能同倚玉楼共吹箫。风雨萧萧,笑我簌泪千行。只余明月照藤床,夜夜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