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故兴汉室者,必武侯也。
可知积财以遗子孙,其害无穷也。
前人以往之得失,且不必论,但须论己。
谨慎谨慎者,必善其後,惕则无咎也。
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
六合生人,都有一个知己。苟丧此知己,则人去禽兽不远矣。
放纵子孙苟安,其後必至耽酒色而败门庭。
以陶朱公之智计,知长男必杀仲子,
我见人醇谨,则爱。见人暴躁,则恶。
贤人不责人无过,惟多方诱之改过,庶民气可回也。
无财非贫,无学乃为贫。无位非贱,无耻乃为贱。
士既知学,还恐学而无恒。人不患贪。只要贫而有志。
多记先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闲看别人行事,面前便是规箴。
遇老成人,便肯殷殷请教,则向善必笃也。
守身不敢妄为,恐贻羞於父母。创业还须深虑,恐贻害於子孙。
为士者,当顾名思义也。
听实在话,感觉津津有味,则进德可期也。
郭林宗为人伦之鉴。多在纤细处留意。
办事要代人作想。读书须切己勤奋。
专教子孙投机,其後必至争赀财而伤骨肉。
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
以直玄门人,人即不从,而自反无愧,切勿曲以求荣也。
鲁如曾子,於道独得其传,可知资性不敷限人也。
明知人议其非,偏肆行无忌。此甘心为小人也。
读书不下苦功,妄图显荣。岂有此理?
祸出於口,而口则有唇,阖之能够防祸也。
对绿竹得其谦虚,对黄华得其晚节,
圣经贤传。乃古今命脉所系,人物悉赖以裁成。
高或入於虚,华或入於浮,而踏实之士,究难指为高华。
静能生悟,即鸟啼花落,都是化机。
仁有假仁,义有假义,可知仁义二途不无刁滑人藏其内。
活着无过百年,总要作好人、存美意,留个後代表率。
谢安围别墅,其平静非学而能也。
以是淫是万恶之首。
谦仿佛谄,然谦是谦虚,谄是媚心。故处世贵谦而不成谄。
可觉得常者,必其平平无奇,如种田读书之类是也。
为学之功在是,摄生之道亦在是。静敬之益人大矣哉,学者可不务乎?
人生工夫易逝,要早定一成器日期。
见世人之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
心不过驰,气不过浮,是读书两句真诀。
利当中有害,而趋利之小人,并不顾其为害也。
性命之理,固极精微,而讲学者,必求其合用。
世虽有幸运之事,断不成存幸运之心。
则体孔子之言以劳之,勿宠嬖以长其自肆之心。
梁武帝灭南齐之年而侯景降,可知天道好还也。
人知杨默为邪说,不知凡涉於虚诞者,皆邪说也。
衣禄原有定命,必俭仆简省,乃可久延。
须令人不忍欺我,勿令人不敢欺我。
无执滞心,才是通方士。有造作气,便非本质人。
齐家先修身,言行不成不慎。读书在明理,识见不成不高。
民气统耳目官骸,而於百体为君,必到处见神明之宰。
立言即未经起行,而於人无益,故与建功立德而并传。
每见发愤之人,绝无痨疾。显达之士多出豪门。此亦盈虚消长之机,天然之理也。
居易俟命,见危受命。言命者,总不过顺受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