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寒,乃读书人顺境。俭仆,即种田人丰年。
凡事不成执於己,必广思集益,乃罔後艰。
日用必须简省。杜奢端,即以昭俭德。
品德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
民气统耳目官骸,而於百体为君,必到处见神明之宰。
偶缘为善受累,遂偶然为善,是因哽废食也。
对松柏得其赋性,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旅游处皆师友也。
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
君子以名教为乐,岂如稽阮之逾闲。
俭可养廉,觉草屋篱笆,自饶清趣。
凡事勿徒委於人,必身材力行,方能有济。
余最爱草庐日录有句云:澹如秋水贫中味,和若东风静後功。
谨守父兄教条,沉实谦恭,便是醇潜后辈。
古人称诸生曰秀才,称贡生曰明经,称举人曰孝廉。
王彦方化乡里之风,是从德义中立脚。
阳明取孟子知己之说,恐人徒事记诵,
东坡志林有云:
教后辈求显荣,不如教后辈立操行。
家之贫困者,谋驰驱以给衣食,衣食一定能充。
任教申明暄赫,品德心术,不能瞒过吏官。
父兄有善行,后辈学之或无不肖。
一恕字是接物之要,以是毕生可行也。
人称我仁慈,则喜。称我凶暴,则怒。
何者为小人?凡事必徇己之私者是也。
伐字从戈,矜字从矛,自伐自矜者,可为大戒。
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但是日章也。
有不成及之志,必有不成及之功。
君子用心但凭忠信,而妇孺皆敬之如神,以是君子落得为君子。
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
想到他日是那样了局,则能够发奋矣。
人生不成安适,有恒业,才足收放心。
自紫阳集四子成书,然後天下有正学。
甘受人欺,定非脆弱。自谓予智,终是胡涂。
为士者,当顾名思义也。
家之长幼,皆倚赖於我,我亦尝体其情否也。
繁华有定命,学问则无定命。求一分,便得一分。
利当中有害,而趋利之小人,并不顾其为害也。
颜子之不校,孟子之自反,是贤人处横逆之方。
有守虽无所展布,而其节不挠,故与有猷有为而并重。
每见发愤之人,绝无痨疾。显达之士多出豪门。此亦盈虚消长之机,天然之理也。
不管习多么业,总不成有粗浮心。
为子孙计悠长,除却读书种田,
此君子修己之功也。
忠厚而无识,必至偾事,定见多偏也。
咸丰甲寅仲春既望 王永彬书於桥西馆之一经堂
守身必松散。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
为学不过静敬二字。教人先去骄惰二字。
和蔼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
卜筮以龟筮为重,故必龟从筮从,乃可言吉。若二者,有一不从,
持盈保泰,总须谦让,而恃强者,乃自取灭亡。
立业不管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
荡子转头,仍不惭为君子。朱紫出错,便贻笑於庸人。
最不幸者,为势家女作翁姑。最难处者,为大族儿作师友。
一行足以玷毕生,故前人饬躬若璧,唯恐有瑕疵也。
谢安围别墅,其平静非学而能也。
办事有何定凭,但求此心过得去。
困穷而有复兴志者,亦如是也。
少不肯事长,愚不肯亲贤,不祥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