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不成以无蝶,山不成以无泉,石不成以无苔,水不成以无藻,乔木不成以无藤萝,人不成以无癖。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予尝欲建一无遮大会,一祭历代才子,一祭历代才子。俟遇有真正高僧,即当为之。
女子自十4、五岁。至二十4、五岁,此十年中,不管燕、秦、吴、越,其音多数娇媚动听;一赌其貌。则美恶判然矣。耳闻不如目见,于此益信。
才子而美姿容,才子而工著作,断不能永年者。匪独为造物之所忌,盖此种原不独为一时之宝,乃古今万世之宝,故不欲久留人间,以取亵耳。
黎举云:“欲令梅聘海棠。枨子臣樱桃,以芥嫁笋,但时分歧耳。”予谓物各有偶,儗必于伦。今之嫁娶,殊觉未当。如梅之为物,品最狷介;棠之为物,姿极 妖艳。即便同时,亦不成为佳耦。不若梅聘梨花,海棠嫁杏。橼臣佛手,荔枝臣樱桃,秋海棠嫁雁来红,庶几相称耳。至若以芥嫁笋,笋如有知,必受河东狮子之累 矣。
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一定尽属多情;红颜者必薄命,而薄命者一定尽属红颜;能诗者必好酒,而好酒者一定尽属能诗。
古今至文,皆以血泪所成。
方外不必戒酒,但须戒俗;红裙不必通文。但须得趣。
予尝偶得句,亦殊可喜,惜无佳对,遂未成诗。其一为“枯叶带虫飞”,其一为“乡月大于城”,姑存之,以俟异日。
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成得兼,舍生香而解语者也。
牛与马,一仕而一隐也;鹿与豕,一仙而一凡也。
蝇集人面,蚊嘬人肤,不知以报酬何物?
平、上、去、入,乃必然之至理。然入声之为字也少,不得谓凡字有四声也。世之调平仄者,于入声之无其字者,常常以不相合之音隶于其下。为所隶者,苟无 平、上、去之三声,则是以孀妇配鳏夫,犹之可也。若所隶之字,自有其平、上、去三声,而欲强以从我,则是干有夫之妇矣,其可乎?
媸颜陋质,不与镜为仇者,亦以镜为无知之死物耳。使镜而有知,必遭扑破矣。
清宵独坐,邀月言愁;良宵孤眠,呼蛩语恨。
豪杰易于圣贤,文人多于才子。
云之为物:或崔巍如山,或潋滟如水,或如人,或如兽。或如鸟毳,或如鱼鳞。故天下万物皆可入画,惟云不能画。世所画云,亦强名耳。
楷书须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行书介乎二者之间。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恰是佳处。
凡物皆以形用,其以神用者,则镜也。符印也,日晷也,指南针也。
由戒得定,由定得慧,勉强渐近,天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清虚有何残余?
九世同居,诚为盛事。然止当与割股庐墓者,作一例看,能够难堪矣,不成觉得法也,以其非中庸之道也。
唐虞之际,音乐可感鸟兽,此盖唐虞之鸟兽,故可感耳。若后代之鸟兽,恐一定定。
玩月之法,洁白则仰观,昏黄则宜俯视。
当为花中之萱草,毋为鸟中之杜鹃。
躬耕,吾所不能,学灌园罢了矣;樵薪,吾所不能,学薙草罢了矣。
观手中便面,足以知其人之雅俗,足以识其人之交游。
誊写之笔墨,不必过求其佳,若施之缣素,则不成不求其佳;朗读之册本,不必过求其备,若以供稽考,则不成不求其备;游历之山川,不必过求其妙,若因之卜居,则不成不求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