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健 四旁如 喻嘉言云∶执中心以运四旁,千古格言。

法外法 辨微茫 以上皆前医之成法。更法外有法,不成不辨而治之。

必读书 错名号 李士材《医宗必读》四大师论,以张为张仲景,误也。仲景为医中之圣,三子岂可与之并论。

山风卦 指南车易中旨 费居诸

芍药汤 热盛饵 芍药汤调气行血,虽为初痢之总方,究竟宜于热症。

时贤法 左归餐 赵养葵用大剂六味汤主之。高鼓峰仿赵养葵之法以六味加生地、当归主之。杨乘六用左归饮去茯苓,加当归、生地。以左归饮中有甘草引入阳明,展开胃阴。去茯苓者,恐其旁流入坎,不如专顾阳明之速效也。

八冷痛 理中全 冷痛∶身凉、脉细、口中和,宜理中汤,加附子、肉桂主之。兼呕者,吴茱萸汤主之。

胀闭痛 三物锄 腹满而痛,若大便实者,宜《金匮》浓朴三物汤,行气中兼荡实法,以锄其病根。

五水辨 金匮详 病有从外感而成者,名风水。病从外感而成,其邪已渗入于皮,不在表而在里者,名皮水。病有不因于风,由三阴结而成水者,名正水。病有阴邪多而沉于下者,名石水。病有因风因水悲伤郁热,名黄汗。《金匮》最详,熟读全书,得意其旨,不然卤莽误事耳。药方中精义颇详,宜细玩之。

指导法 草姜调 甘草干姜汤,如神,或加五味子二钱。火盛者,加干桑皮三钱、小麦一两。时医因归脾汤有引血归脾之说,谓引血归脾便是归经。试问脾有多大,能容离经之血成斗成盆,尽返而归于内而不裂破乎?市医固不管矣,而以名医自大者,亦蹈此弊,实可悔恨!温摄法 理中超 理中汤,加木香、当归煎服。凡吐血服凉药及津润益甚,外有酷寒之象者,是阳虚阴走也,必用此方。血得暖则循行经络矣。此法出《仁斋直指》。

灵枢作 素问详 《灵枢》九卷、《素问》九卷,通谓之《内经》,《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篇》是也。医门此书,即业儒之五经也。

伤元阳 亏肾水 肾气,即元阳也。元阳伤,为困乏、食少、便溏、腰痛、阳痿等症。

垂体例 立津梁 仲师,医中之贤人也。儒者不能舍至圣之书而求道,医者岂能外仲师之书以医治。

四血痛 发笑先 瘀血作痛,痛如刀割,或有积块,脉涩,大便黑,宜桃仁承气汤、发笑散。

景岳出 着新方 明・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山阴人。着《类经质疑录》。全书所用之方,不过新方八阵,实在不敷以名方。古贤人明造化之机,探阴阳之本,制出一方,非能够思议及者。若仅以熟地补阴,人参补阳,姜附祛寒,芩连除热,随拈几味,皆可名方,何必然为某方乎?石顽续 温补乡 张璐,字路玉,号石顽,国朝人。着《医通》,立论多本景岳,以温补为主。

下损由 房帏迩 扁鹊谓损其阴自下而上,一损肾、二损肝、三损脾,过于脾则不成治。其说本于《内经》∶五脏主藏精也,不成伤,伤则失守而无气,无气则死矣。按精生于五脏而统司于肾,如色欲过分,则积伤而下损;至于失守无气,则下极而上矣。

朝暮吐 别离看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与隔食症宜别离而药之。

推荐阅读: 护花使者逍遥游     寒门赘婿     左道倾天     重生     阴阳道长     贺少,你老婆被鬼附身了!     抗战之烽火岁月     山村小娘子     史上最强村长1     西游混沌纪     娱乐圈教父     仙情难渡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