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百病 首中风 《内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也。昔医云∶中脏多滞九窍,有唇缓、失音、耳聋、目瞀、鼻塞、便难之症;中腑多着四肢;中经则口眼 斜;中血脉则半身不遂。

痨损积 内撞鸣 痨伤、咳嗽,主乎内也。二者不治,至于咳嗽失音,是金破不鸣矣。

薤白酒 妙转旋 栝蒌薤白白酒汤或加半夏或加枳实、薤白桂枝汤之类,皆转旋妙用。

五水辨 金匮详 病有从外感而成者,名风水。病从外感而成,其邪已渗入于皮,不在表而在里者,名皮水。病有不因于风,由三阴结而成水者,名正水。病有阴邪多而沉于下者,名石水。病有因风因水悲伤郁热,名黄汗。《金匮》最详,熟读全书,得意其旨,不然卤莽误事耳。药方中精义颇详,宜细玩之。

真武剂 治其源 经云∶其标在肺,其本在肾。真武汤为治喘之源也。

本冲任 中溉浇 血之流溢,半随冲任而行于经络。

六食痛 平胃煎 食积而痛,嗳腐吞酸,其痛有一条扛起者,宜平胃散,加山查、谷芽主之,伤酒,再加葛根三钱、砂仁一钱。然新伤吐之、久伤下之为正法。

喑 斜 昏仆地 喑者,不能言也。 斜者,口眼不正也。昏仆地者,不省人事,猝倒于地也。口开、目合,或上视、放手、遗尿、鼾睡、汗出如油者,不治。

抢救先 柔润次 柔润熄风,为治中风之秘法。喻嘉言加味六君子汤、资寿解语汤甚妙。

三气痛 香苏专 因大怒及七情之气作痛,宜香苏饮,加元胡索二钱,七气汤亦妙。又方,用百合一两、乌药三钱,水煎服。

六经辨 圣道彰 《内经》详于针灸,至伊芳尹有汤液治病之法,扁鹊、仓公因之。仲师出而杂病伤寒专以方药为治,其方俱本来于神农、黄帝相传之经方,而集其大成。

知虚肿 参术良 老弱病久,肿渐成,脉虚者,加人参、白术之类。

他标剂 忘本根 唯黑锡丹镇纳元气,为喘症必用之剂。别的如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及沉香黑铅丹,皆是害人之剂。

明今后 须酌量 言医书充栋汗牛,能够博览之,以广见地,非谓诸家所着皆善本也。

痢门方 皆所忌 凡痢症初起即发热,非肌表有邪,即经络反面,温散而调营卫,外邪一解,痢亦松去。若概觉得热,开手即用痢门套方,多有堕入变剧者。

便清利 阴水殃 小便自利、口不渴属寒,名为阴水。

邪气盛 去参良 身热者,小柴胡汤去人插手桂枝一钱。服后食热粥,温覆取微汗。

气上呛 咳嗽生 《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不独肺也。然肺为气之市,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也。

寒与热 若回翔 寒热必应期而至。

山风卦 指南车易中旨 费居诸

虚痨病 从何起 咳嗽、吐血、五心烦热、目花、耳鸣、口烂、鼻干、气急、食不知味、羸瘦、惊慌、梦遗、来往寒热、怠惰、嗜卧、倦怠、骨蒸、不寐、女子不月等症,皆成痨病。

寄意存 补金匮 喻嘉言《寄意草》中,如麻黄附仔细辛汤及人参败毒散等案,却能补《金匮》所未及。

七饮痛 二陈咽 停饮作痛,时吐净水,或胁下有水声,宜二陈汤,加白术、泽泻主之。甚者,十枣汤之类,亦可暂服。

推荐阅读: 绝代名师     鸿蒙圣祖     绝世杀神     婚为上计:这个总裁我要了     角色大亨     奶爸的完美人生     贞观我做主     嫡女凰后:邪皇请自重     鬼志通鉴     王爷,请自重     九天道果     无限君道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