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汤 风痉疾 《金匮》云∶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钱院使注云∶中风之下,当有病痉者三字。按∶庸医于此症,以生化汤加姜、桂、荆芥、益母草之类,杀人无算。

外冷淋 肾气咽 五淋以外,又有冷淋。其症外候恶冷,喜饮热汤,宜加味肾气丸以盐汤咽下。

治气 景岳箴 景岳云∶疝而曰气者,病在气也。寒有寒气,热有热气,湿有湿气,逆有逆气,俱当兼用气药也。

归脾法 主二阳 《内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为女子不月。宜归脾汤。

资参谋 亦勿忘 商治时不与众医谈到此法,反为其所笑。

五淋病 皆热结 淋者,小便痛涩淋沥,欲去不去,欲止不止是也,皆热气结于膀胱。

东坦法 防气伤 暑伤元气,药宜从补,东垣清暑益气汤颇超。

经脉辨 标本歧 师云∶太阳中 发热者,病太阳而中标阳之气也。恶寒者,病太阳而得本寒之气也。身重而疼痛者,病太阳通体之经也。脉弦细芤迟者,病太阳通体之脉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者,病太阳本寒之气不得阳热之化也。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者,病太阳标阳之化不得阴液之滋也。此太阳中 ,标本经脉皆病。治当助其标本,益其经脉;若妄施汗下温针,则误矣。

食已吐 胃热沸 食已即吐,其人胃素有热,食复入,两热相冲,不得逗留。

道中人 须造福

眩晕症 皆属肝 《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坎离交 亦不切 时医遇此症,便云心肾不交,用茯神、远志、莲子、枣仁之类,未中病情,皆不切之套方也。

痰积痼 丹矾穿 丹矾丸能穿入心胞络,导其痰涎从大便而出,然不如磁朱丸之安妥。

泄泻第十四

胃家实 阳明编 阳明为表中之里,主里实症,宜三承气汤。论以胃家实为大纲。又鼻干、目痛、不眠为经病。若恶寒、头痛,为未离太阳。审其有汗、无汗,用桂枝、麻黄法。

药到咽 效可卜 闽中诸医,因余用此数方奇效,每缮录于读本以后,亦医风之将转也。余日望之。

着脐痛 下瘀吉 腹中有瘀血,着于脐下而痛,宜下瘀血汤。

孕三月 六君尝 得孕三月以内,多有呕吐、不食,名恶阻,宜六君子汤。俗疑半夏碍胎,而不知仲师惯用之妙品也。高鼓峰云∶半夏合参术为安胎、止呕、进食之上药。

杂病门 还熟读 《金匮》云∶妇人之病,以因虚、积冷、结气六字为纲,至末段谓千变万端,总出于阴阳真假。而独以弦紧为言者,以经阻之始,大抵属寒,气结则为弦,寒甚则为紧,以此为主,而参之兼脉可也。

点滴无 名癃闭 小便点滴不通,与五淋之短缩分歧。

外窍开 水源凿 又法∶启其外窍,即以开其内窍。麻黄力猛,能通阳气于至阴之地下;肺气主外相,配杏仁以降气下达州都,导水必自高原之义也,之前饮加此二味甚效。夏月不敢用麻黄,以苏叶、防风,杏仁平分水煎服,温覆微汗,水即利矣。虚人以人参、麻黄各一两水煎服,神效。

生脉散 久服康 此夏月常服之剂,非治病方也。

渐早至 药宜凉 血海有热也,宜加味四物汤,加续断、地榆、黄芩、黄连之类。

推荐阅读: 极品小神医     我欲为后     篮球界     我的神秘老公     只有我懂他的柔情     江湖茶寮     余生太久,爱你会痛     霸世妖途     FGO之御主集结号     华庭宴     妹子,哥带你修仙     青春为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