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 > 第8章 禅(2)
小乘佛教说No,大乘佛教说行。
题目是,顿悟成佛有能够吗?
弘忍懂了,拿起禅杖在石碓上敲了三下。
正在一旁歇息的印宗法师大吃一惊。他客客气气地把惠能请进方丈,持续切磋风幡题目。惠能安闲不迫,将道理慢慢道来。印宗越听越入迷,竟不知不觉站起来讲:早就传闻五祖的法嗣到了岭南,莫非就是行者您?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那边惹灰尘。
惠能答:岭南。
乘(Yāna)音译衍那,梵文的本义为门路,汉语的本义为车辆,在佛教中指到达此岸的体例和路子。不过,小乘和大乘的首要辨别不在运载东西,而在斗争目标。前者寻求小我摆脱,后者鼓吹普度众生。是以,后者以为本身的门路和奇迹都大,便自称大乘(Mahāyāna,音译摩诃衍那),而把前者称为小乘(Hīnayāna,音译希那衍那)。
弘忍既欣喜又难堪。没错,论资排辈,被选神秀;择优登科,该选惠能。但是仅凭一则偈子,就将一个勤杂工指定为宗门祖师,不要说神秀不平,恐怕也难服众。何况惠能透辟了悟,神秀众望所归,很难说谁是熊掌谁是鱼。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究竟上,六祖以后,法嗣就不再一脉单传,乃至还各自开宗立派。也不称祖,称世,包含四祖和五祖旁出的(见上页表,前面提到的人物干系亦见此表)。能够说,从菩提达摩到六祖惠能,便相称于阿拉伯人的四大哈里发,北宗和南宗则相称于伍麦叶和阿巴斯王朝。只不过,禅宗的伍麦叶和阿巴斯是同时并存,起码开端的时候是如许。
第一个题目的答案是必定的,因为好人也是众生。何况如果众生都是好人,则慈航普度没成心义。度得了恶人才是真普度,容得了小人才是真宽大。慈悲为怀不看工具,普度众生不设门槛,认定佛性当然也非论善恶。
是以,必须订正对佛性的定义:佛性是佛陀赋性,也是成佛的能够性。它存在于统统生命体中,如同尚未生根抽芽着花成果的种子。唯其如此,创建佛教才成心义,普度众生才不是骗局,建立佛国净土才不会永无期日。
也只能承认:人道中本来就有佛性,只不过没有被发明和开辟出来。但作为能够性,它是存在的。当它因佛教的修行而被激发时,就能够成为罗汉,乃至菩萨。如果还能够全数激发,美满闪现,那就是佛了。[19]
弘忍也当即明白:禅宗六祖,非他莫属。
这时,惠能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对众僧一声断喝:甚么风动,甚么幡动,都不过是你们心动!
偈云:
问:幡是无情物(没成心识),如何会动?
惠能却说: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这但是佛祖才气享用的报酬。
弘忍说:岭南人蛮横,如何能学佛?
惠能说:不敢。
那么,这又是为甚么呢?
因而当即传他钵盂和法衣。弘忍还说,初祖西来,无人信赖,这才以此为信物。现在安身已稳,不成再传。衣钵本是争端,传衣命若悬丝。此处不成久留,快走快走!
弘忍内心一惊:肉身菩萨来了。同时他也明白,这件事不能张扬。因而不动声色地号令惠能到厨房劈柴踏碓,也不为他剃度,八个月后才宣布以示法偈定交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