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晓得才出了巷子口,背面跟了一辆车出来,一样的青绸翠帏车,跟车赶马的一也都是一样的服饰,石桂远远一看,认出阿谁眼熟的竟是宋之湄屋里的小丫头。
春燕紧紧皱得眉头,放下帘子奉告叶氏,这会儿拦了让人归去还来得及,叶氏却似默许了,背面那车不紧不慢跟着过桥走街。
既是花宴,纪家又是有女儿的,带了女儿出门寒暄也是该当,可甘氏起了这份心机,又不肯叫宋望海跟叶氏张这口,便只得去磨老太太了。
叶氏拿扇子遮了脸,进门过了轿厅,一西一东两条路,西边是花圃子,东边是正堂书楼,男女眷分开,早有接迎的婆子迎了上来。
石菊挨在她身上嘻嘻笑:“你也少说些,要□□燕姐姐晓得了,非得罚你不成。”一面说一面去刮她的鼻子。
石桂并未曾传闻老太太许了宋之湄跟出来,快步跑上前去报给了玉兰,玉兰抽一口气,又往上奉告了春燕。
这会儿还早,门前已是停了好些个马车肩舆,门上有人拎了茶壶出来给轿夫车夫送茶吃,石桂一起跟着车,走惯了路的,倒不感觉累,车一停,从速拿了后车的脚凳。
怪道今儿宋望海来了叶氏院子一回,返来十来日了,他自来没进过叶氏的院子,光看春燕繁杏的模样,就知他平素也不常来,略坐了坐,又往了西边去了。
穿街走巷再过桥,拐进一处幽深巷子,再往里走,就是纪府了,纪家这位大人少有才名,十七岁中了魁星,门前立坊门内竖杆,娶的夫人又是皇后的族妹,一家子荣宠不衰。
银嘴的水晶瓶子,颀长长美人颈也似,石桂平常也会进屋做些扫尘的活计,见着珐琅大座钟跟象牙八音盒,晓得是打穗州海岸上来的,见这个倒惊奇。
光是替叶氏熏衣,石桂一下午手就没停过,出门要穿一身带一身,熏得她身上也一股子梅花香饼味儿,她自家闻久了不觉着,繁杏一走近就打趣一句:“可了不得,旁个是熏衣裳,你是熏人了。”
幸亏这香饼儿味道淡,如果冲些,站上一下午人都晕畴昔,熏好的衣裳搁到竹箱子里,香味耐久不散,第二日要穿了,再拿出来把褶痕烫平。
自生下来宋荫堂,宋望海就再未曾在叶氏院子里过过夜,淡竹石菊咬耳朵,叫石桂闻声了,她吃了一惊,怪不得甘氏跟叶氏家世不同如许大,却敢这么闹腾呢。
上房丫头口紧,可看春燕的神采,也晓得宋望海来了没甚功德,淡竹磕出瓜子仁来,一个自个儿吃,一个送到石菊口里:“这下子二太太又得头痛脚痛心口痛了。”
一屋子都是梅花香,叶氏平素不爱用香,屋里供些佛手柑松针叶取取清味,出客的衣裳一层一层的都要熏,里衣中衣外裳,另有几层裙子,最外头那一件,衬了马尾毛做的裙箍,裙子是撑开来了,可熏起来也更难些。
“二太太那么小我,竟千方百计的要给大女人报免选。反是二老爷不哼不哈没个声响,怕还得送出来送一回呢。”甘氏争强好胜无人不知,凡是大房有的,她需求争上一争,这一回竟会去求了老太太给女儿报病免选,白白放过这么出头的个机遇。
甘氏见路走不通,不得已求了宋望海,零琐细碎寻了很多话头来,恰好叶氏不闻不问,就是不接这个口。
能出宋家,踩在大道上走一走,比坐车还叫石桂欢畅,早上只开了早点铺子,卖馄饨蒸饺儿大包子,另有鸭油酥跟肉馅儿小饺子,叶氏院里头茹素,这些个石桂好久没尝着了,眼睛一溜,就有人来兜售,她从速摇点头,内心有些迷惑,叶氏不碰荤食,可如何吃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