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一害百,民去城郭;利一害万,国乃思散。去一利百,人乃慕泽;去一利万,政乃稳定。”
太乙阳九灾要算,四千五百六十看。一元为首灾甚明,天急斯时宜修善。又有四百五十六,亦有灾兮小数足。小元必然是饥荒,大数终时天下哭。太乙在厄要参详,二百八十八数当。大厄之末别稀有,四千三百二十殃。小厄尽时灾较可,大厄穷终都会亡。”
蓝天化用了三天的时候,就将这三本兵法全数学会了。
这本《太乙秘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太乙淘金歌》,是对利用太乙数停止瞻望的解释,第二部分是《太乙阴阳七十二局》瞻望,是利用太乙定局瞻望战事从而如何趋利避害的解释。
第二天,蓝天化又开端研读《黄石公三略》。
蓝天化翻开书,从《上略》开端研读:“夫主将之法,务揽豪杰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军谶》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用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端末未见,人莫能知;六合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前,动而辄随。故能图制无疆,扶整天威,改正八极,密定九夷。如此谋者,为帝王师。故曰: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贤人存之,动应事机。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怀;居之不以室宅,守之不以城郭;藏之胸臆,而敌国服。《军谶》曰: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
《中略》曰:夫三皇无言而化流四海,故天下无所归功。帝者,体天则地,有言有令,而天下承平;群臣让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以是然。故使臣不待礼赏;有功,美而有害。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折志,设矩备衰,四海会同,王职不废。虽有甲兵之备,而无斗战之患。君无疑于臣,臣无疑于主,国定主安,臣以义退,亦能美而有害。霸者,制士以权,结士以信,使士以赏;信衰则士疏,赏亏则士不消命。《军势》曰:出军行师,将在自专;进退内御,则功难成。
这《太乙淘金歌》用后天八卦排九宫猜测太乙入局数,蓝天化对精通九宫八卦,故而研习起来并不难,很快他就学会了太乙定局的体例。接下来,蓝天化又开端研习《太乙阴阳七十二局》。
这本《黄石公三略》分为《上略》、《中略》和《下略》,《上略》设礼赏,别奸雄,着成败;《中略》差德行,审权变;《下略》陈品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因此人主深晓上略,则能任贤擒敌;深晓中略,则能御将统众;深晓下略,则能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
《下略》曰: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则据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者,则享天下之乐;能救天下之祸者,则获天下之福;故泽及于民,则贤人归之;泽及虫豸,则贤人归之。贤人所归,则其国强;贤人所归,则六条约。求贤以德,致圣以道。贤去,则国微;圣去,则国乖。微者危之阶,乖者亡之征。
蓝天化先从《太乙淘金歌》开端研读,歌曰:“黄帝元年上元头,五元六纪除为则。太乙三年一宫游,二十四年一周毕。一天二火三为鬼,四木六金坤在七。八水九巽中应五,神宫定位天机秘。太乙仍须甲子求,诸将皆当依此识。天目上元起于申,依数顺行十六神。阳局六合重留算,阴局艮巽亦重轮。子为地主丑阳德,艮称和德吕申寅。高丛卯位太阳辰,大炅为巽巳大神。大威是午天道未,大武为坤武德申。酉宫太簇戌阴主,阴德大义乾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