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剥猪猡:旧时上海盗匪掳掠行人,剥夺衣服,称为“剥猪猡”。猪猡,江浙一带方言,即猪。
“父亲的仇?父亲有甚么仇呢?”他进步几步,惊急地问。
(8)大布告:《史记·周本纪》载武王率师度过盟津今后,曾公布誓师辞,即所谓《太(泰)誓》。这里的“布告”,除首尾“照得”、“此示”数字外,都是《太誓》的原文。“破坏其三正,离遏其王父母弟”,意义是破坏了天、地、人的正道,丢弃他的祖辈和弟兄不消。
(29)“浑厚”、“和顺”语出《礼记·经解》:“孔子曰:和顺浑厚,诗教也。”据孔颖达疏说,所谓“和顺浑厚”就是“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的意义;这一向成为我国封建期间文学创作和攻讦的一种原则。
(9)九旒云罕旗:《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克商后停止祭社典礼,有“百夫荷罕旗之前驱”的记录;南朝宋裴骃《集解》说:“蔡邕《专断》曰:‘前驱有九旒云罕。’”据《文选·东京赋》薛综注,云罕和九旒,都是旗号的称呼。
(12)周尺一丈:约当现在的七市尺。
“该死!”他一想到夜夜咬家具,闹得他不能安稳睡觉的便是它们,很感觉畅快。他将松明插在土墙的小孔里,赏玩着;但是那圆睁的小眼睛,又使他产生了仇恨,伸手抽出一根芦柴,将它直按到水底去。过了一会,才罢休,那老鼠也跟着浮了上来,还是抓着瓮壁转圈子。只是抓劲已经没有先前似的有力,眼睛也淹在水内里,单暴露一点尖尖的通红的小鼻子,咻咻地短促地喘气。
(25)首阳山:据《史记·伯夷传记》裴骃《集解》引后汉马融说:“首阳山在河(黄河)东蒲坂,华山之北,河曲当中。”蒲坂故城在今山西永济县境。
(11)姜太公:姜尚。《史记·齐世家》说文王在渭水之滨遇见姜尚:“与语大悦,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贤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文王身后,他佐武王灭纣,封于齐。
他没有答复。松明烧尽了;他冷静地立在暗中,渐瞥见月光的洁白。
(1)本篇在支出《鲁迅选集》前没有在报刊上颁发过。
(21)“归马于华山之阳”二语,见《尚书·武成》:武王克商后,“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2)关于伯夷和叔齐,《史记·伯夷传记》中有以下的记录:“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此中子。因而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兵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摆布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闲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一九三五年十仲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