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是经卷 如有比丘 顺安住教
兴多么行 地点游居 悉闻其香
三十二天 至第一天 诸天大梵
瞻见诸佛 统统声闻 及佛弟子
在安住世 而出舍家 诸比丘众
到处悉知 别人表里 其耳清净
闻其音声 无有遗余 有六情者
获致安隐 殊妙车马 则用躬迎
适睹人缘 寻能即听 于时法师
其有持经 部分光扬 卒未遭值
福应所获 男人所愿 浩繁悉知
肉眼之境地 根且觉简便
亦复如是 伎乐温和 其音殊好
在众会者 莫不崇敬 又当演出
诸天玉女 所畜华果 诸宝璎珞
诸天龙神 蛟阿须伦 常怀崇敬
普悉恭敬 皆造奉侍 安闲尊豪
其能受持 安住正法 巧便意宜
多少种音 其佛世尊 为人御法
众众异香 皆别离之 财物珍宝
处斯境地 所可讽诵 为别人说
数百千人 悉共发意 住造其所
亦复晓了 尊妙宫殿 诸天子等
意华诸华 柔嫩音华 众会当中
诸阿须伦 居在于海 诸响畅逸
好处众会 敷演经谊
住已不住 皆能晓了 诸所远近
而睹嗅别 诸所愿香 已自可意
地点之处 其有菩萨 意坚禅定
及诸牲口 悉见身材 及面颜容
多少音声 其梵天上 所居诸天
若复乘于 贤善象车 地点游得
其人鼻根 清净如是 多少种香
用鼻悉嗅 知其好丑 行来进止
本之瑞应 诸天之鼻 无有诸漏
别其善恶 诸天在上 虚空当中
有某比丘 处于某处 悉能别离
顿时所讲 普等听闻 所说清净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大士。如来灭度后。若持斯经讽读讲解。得千二百意根清净德。其人则以清净意根。靡不贯畅。闻一颂者。所究弥广多所达了。以弘觉了。便能一月讲说经法。四月一年综练所历。忆念不忘。凡俗所为发卖贾作说话音声。以法皆睹次第别离。不失其绪。三千大千天下诸六趣生。皆知其心所念善恶如应不该。中为沙门圣非圣者。普见不该。意志清净不复思惟。天然别离说法谊趣。言皆至诚。有至讲者皆亦承说。如来所诏统统剖扸。往古最胜经卷。于时世尊。而叹颂曰。
诸山须弥山 又睹于铁围
并诸陵丘阜 而复察大海
悉得睹见 其地点处 以大威圣
鲜洁总摄 多少品类 清净之耳
所说法果 则为讲斯 清净教诲
佛复告常应时菩萨。若族姓子族姓女。说是典范。若为异类声闻乘说者。则便逮得千二百耳称呼。闻三千大千天下周匝。下至无可大天国。上至三十三天。超外神仙。所谓闻者。象声马声牛声。伎乐声车声。哭泣声愁叹声。鼓声钟声。歌声舞声戏笑声。男声女声。幼僮声僮女声。风声奇妙声。正法声不法声。乐声苦声。力声志性。声柔声粗声天声龙声。鬼神揵沓和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声。火声水声地中声。比丘声声闻声。菩萨声如来声。三千大千天下统统音声。表里通彻统统清净。以肉耳根。悉闻众生所说声。尚未得天耳而悉普闻。晓了萌类诸声。亦不思惟察看。黎庶本末所由。又耳悉闻。亦不求索统统音声。又而顺闻巍巍如是。常应时菩萨大士未得天耳。而耳所听乃如此也。佛说此已欲重解谊。从后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