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里内,岸上绝无火食;惟闻猿声日夜不竭。是以有个俗谚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断客肠。
又走了十余日,才是瞿塘峡。这水一焦炙紧。峡中有座石山,叫做滟预堆。四蒲月间水涨,这堆止留一些些在水面上。下水的船,一时不及躲避,触著这堆,船便粉碎,尤其短长。遐叔见了这般险途,叹道:“万里投人,尚未知失得如何,却先受很多惊骇,我娘子怎生晓得?”元来巴东峡江连续三个:第一是瞿塘峡,第二是广阳峡,第三是巫峡。三峡当中,唯巫峡最长。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古木阴沉,映蔽江面,止露得中间一线的彼苍。除非日月正中时分,方有光亮透下。
伉俪正在不舍之际,突然下起一阵大雨,急奔入路傍一个废寺中去遁藏。这寺叫做龙华寺,乃北魏时广陵王所建,殿宇非常雄浑。阶下栽种名花异果。又有一座钟楼,楼上铜钟,响闻五十里外。后被胡太后移入宫中去了。到唐太宗时,有胡僧另铸一钟在上,却也响得二十余里。到玄宗时,另有五百僧众,香火不断。后遭安禄山贼党史思明攻陷东都,殛毙僧众,将钟磬毁为兵器,花果伐为樵苏,以此寺遂衰颓。遐叔与白氏看了,叹道:“这等一个道场,莫非没有发心的重加修造?”因向佛前祷告:“阴空保佑:若得成名时节,誓当捐俸,再整庙门。”雨霁以后,登途别离:恰是:蝇头微利驱人去,虎口危途访客来。
话说大唐德宗天子贞元年间,有个进士覆姓独孤,双名遐叔,家住洛阳城东崇贤里中。自幼颖异,十岁便能作文。到十五岁上,经史精通,下笔数千言,不待思考。父亲独孤及官为司封之职。昔年存日,曾与遐叔聘下同年司农白行简女儿娟娟蜜斯为妻。那娟娟蜜斯,花容月貌,自不必说;刺绣描花,也是等闲之事。单喜他深通文墨,善赋能诗。若教去应理科,稳稳里是个状元。与遐叔恰是一双两好,相互你知我见,以是成了这头婚事。不料遐叔父母连丧,丈人丈母亦接踵弃世,功名得逞,家事日渐寥落,童仆也无半个保存,方才剩得几间房屋。
遐叔看了父亲遗址,不觉潸然泪下。羽士道:“君子见了这诗,为何掉泪?”遐叔道:“实不相瞒,因见了先人之笔,故此伤感。”羽士闻知遐叔便是独孤及之子,朝夕供待,分外加敬。
立即起行,身也不容他转,头也不容他回,只捎得个口信到家。恰是上命所差,盖不繇己,一起趱行,心心念念想着浑家。又不好向人奉告,只落得本身凄惶。行了一日,想到有万遍。是夜宿于旅店,梦见与浑家相聚如常,行其伉俪之事。自此无夜不梦。到一月以后,梦见浑家有身在身,醒来付之一笑。且喜准期交纳赋税,承平无事,星夜赶回故乡。缴了批回,入门见了浑家,欢乐无穷。那一往一来,约有三月之遥。
遐叔在江中眺望古刹,掬水为浆,悄悄的祷告道:“神女既有精灵,能通梦寐。乞为我特托一梦与家中白氏老婆,说我客途无恙,免其愁念。当赋一言相谢,决不敢学宋大夫作此淫亵之语,有污神女香名。乞赐仙鉴。”自古道的好:“有其人,则有其神。”既是祷告的许了做诗做赋,也发下这点虔诚,莫非托梦的只会行云行雨,再没有别些灵感?少不得厥后有个应验。恰是:祷祈仙梦通闺阁,寄报安然信一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