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哲学简史 > 第38章 新道家:主情派

我的书架

在这里必须起首讲一讲道家著作《列子》的《杨朱》篇。本书第六章已经说过,这个《杨朱》篇并不代表先秦阿谁真正的杨朱的思惟。现在中国粹者以为,《列子》是公元3世纪的著作。以是《杨朱》篇也必然是这个期间的著作。它很合适这个期间思惟的总趋势,究竟上是风骚的一个方面的表示。

《杨朱》篇有一段假造了子产与其兄、弟的说话。子产是公元前6世纪郑国闻名的政治家。传闻子产治国三年,管理得很好,但是其兄、弟不听他的,其兄好酒,其弟好色。

本书第十章已经讲过,庄子以为贤人无情。贤人高度了解万物之性,以是他的心不受万物窜改的影响。他“以理化情”。《世说》记录很多人而无情的故事。最闻名的是谢安(320—385)的故事。他任晋朝丞相时,北方的秦国大肆攻晋。秦帝亲任统帅,自夸将士之多,投鞭长江,能够断流。晋人大为震恐,但是谢安平静、寂然,指派他的一个侄儿谢玄,领兵抵当侵犯。公元383年停止了汗青上驰名的“淝水之战”,谢玄博得决定性胜利,赶走了秦军。最后胜利的动静送到谢安那边的时候,他正在和一名朋友下棋。他拆信看了今后,把信搁在一边,和先前一样,持续下棋。这位朋友问火线来了甚么动静。谢安还是那样安静,答道:“小儿辈大破贼。”(《世说·雅量》)

《世说》另有一则说:“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何如!’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密意。’”(《任诞》)

为了了解“风骚”,我们就要转回到《世说新语》(简称《世说》)上。这部书是刘义庆(403—444)撰,刘峻(463—521)作注。魏晋的新道家和他们的佛教朋友,以“清谈”着名。清谈的艺术在于,将最精炼的思惟,凡是就是道家思惟,用最精炼的说话,最简练的语句,表达出来,以是它是很有讲究的,只能在智力程度相称高的朋友之间停止,被人以为是一种最精美的智力活动。《世说》记录了很多如许的清谈,记录了很多闻名的清谈家。这些记录,活泼地描画了公元3世纪、4世纪信奉“风骚”思惟的人物。以是自《世说》成书以后,它一向是研讨“风骚”的首要质料。

在《庄子注》中,向秀与郭象对于具有超出事物不同之心,“弃彼任我”而生的人,做出了实际的解释。这类人的风致,恰是中国的人叫做“风骚”的本质。

《世说》另一则说:“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了解。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要,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任诞》)

“夷吾曰:‘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尽情之所欲行。’

一天,子产对其兄、弟说:“人之以是贵于禽兽者智虑。智虑之所将者礼义,礼义成则名位至矣。若触情而动,耽于嗜欲,则性命危矣。……”

王戎的这番话,很好地说了然,为甚么新道家有很多人是主情派。但是在绝大多数环境下,他们的动情,倒不在于某种小我的得失,而在于宇宙人生的某些遍及的方面。比方,《世说》有这一则卫玠(286—312)的故事:“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摆布云:‘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言语》)

推荐阅读: 我的御兽横推一切     鬼医本色:废柴丑女要逆天     仕途青云     喜登枝     步步生香     异世至尊求穿越     甜妻撩人:老公大人,吻不停!     古代女子日常     萤光短歌     狗头先知     文娱先锋     风水局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