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哲学简史 > 第50章 新儒家:心学(2)

我的书架

对于“格物”的解释,王守仁与程颐、朱熹都不不异。王守仁说:“格者,正也”,“物者,事也”(《大学问》,见《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他觉得,致知己不能用佛家深思默虑的体例。致知己,必须通过措置浅显事件的平常经历。他说:“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地点便是物。快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传习录》上,见《王文成公全书》卷一)物有是有非,是非一经肯定,知己便直接知之。我们的知己知某物为是,我们就必须朴拙地去做它;知己知某物为非,我们就必须朴拙地不做它。如此闲事,就同时致知己。除了闲事,别无“致知己”之法。《大学》为甚么说“致知在格物”,来由就在此。

但是,陆王学派和程朱学派都狠恶地攻讦梵学。同是攻讦,两派仍有分歧。朱熹说:“释氏说空,不是便不是。但空内里需有事理始得。若只说道我是个空,而不知有个实的事理,却做甚用。比方一渊净水,清泠完整,看来一如无水类似,他便道此渊只是空的。未曾将手去探是冷温,不晓得有水在内里。释氏之见正如此。”(《朱子语类》卷百二十六)又说:“儒者以理为不生不灭,释氏以神、识为不生不灭。”在朱熹看来,佛家说详细天下是空的,并不是没有按照的,因为详细天下的事物的确是窜改的、临时的。但是另有理,理是永久的、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宇宙并不空。佛家不晓得,理是实在的,因为理是笼统的;正像有些人看不见渊中的水,因为水是无色的。

但是,对于这一点,程朱学派能够如许答复:若不从格物做起,如何能够先有所立呢,立甚么呢?如果解除了格物,那么“先立乎其大者”只要一法,就是只靠顿悟。程朱学派以为,此法是禅,不是儒。

另有一个故事说,有个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一番知己的事理,贼大笑,问他:“请奉告我,我的知己在那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甚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踌躇了,说:“这,仿佛不大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知己!”

用敬

对佛家的攻讦

这句话的意义是,大家有做贤人的潜能。他能够成为实际的贤人,只要他顺从他的知己的唆使而行。换句话说,他需求做的,是将他的知己付诸实际,或者用王守仁的术语说,就是“致知己”。是以,“致知己”就成了王学的中间看法,王守仁在暮年就只讲这三个字。

“八条目”的下两步是“诚意”、“正心”。按王守仁的说法,诚意就是闲事、致知己,皆乃至诚行之。如果我们寻觅借口,不顺从知己的唆使,我们的意就不诚。这类不诚,与程颢、王守仁所说的“无私用智”是一回事。意诚,则心正;正心,也不过是诚意。

在第二十四章,我们已经看到,程颢也说“学者须先识仁”,仁与万物同体,识得此理,然后以诚敬存之。用不着另做别的事;只需求本身信得过本身,一往直前。陆九渊的口气也很类似,他说:“激厉奋迅,决破坎阱,燃烧波折,荡夷污泽。”(《象山选集》卷三十四)如许做的时候,即便是孔子的权威,也无需尊敬。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我们清楚地看出,在这方面,陆王学派是禅宗的持续。

推荐阅读: 天降萌宝:总裁爹地放肆宠1     陷阱里的猎人     名门小甜甜:闪婚老公好没羞     三国大气象师     加冕为王     将军,你马甲掉了     逆天噬神     玄幻:我能无限觉醒     [综]旅行途中的捡刀日常     重生七零小裁缝     逆天狂妃:邪王宠妻无度     科技大唐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