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哲学简史 > 第50章 新儒家:心学(2)

我的书架

另有一个故事说,有个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一番知己的事理,贼大笑,问他:“请奉告我,我的知己在那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甚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踌躇了,说:“这,仿佛不大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知己!”

在第二十四章,我们已经看到,程颢也说“学者须先识仁”,仁与万物同体,识得此理,然后以诚敬存之。用不着另做别的事;只需求本身信得过本身,一往直前。陆九渊的口气也很类似,他说:“激厉奋迅,决破坎阱,燃烧波折,荡夷污泽。”(《象山选集》卷三十四)如许做的时候,即便是孔子的权威,也无需尊敬。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我们清楚地看出,在这方面,陆王学派是禅宗的持续。

对佛家的攻讦

王守仁也攻讦佛家,但是从完整分歧的观点来攻讦。他说:“仙家说到虚,贤人岂能虚上加得一毫实?佛家说到无,贤人岂能无上加得一毫有?但仙家说虚,从摄生上来;佛家说无,从出离存亡苦海上来。却于本体上加却这些子意义在,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质了,便于本体有停滞。贤人只是还他知己的本质,更不着些子意义在。……六合万物,俱在我知己的发用风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知己以外,能作得停滞?”(《传习录下》,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他又说:“佛氏不著相,实在著了相。吾儒著相,实在不著相。……〔佛〕都是为了君臣父子佳耦著了相,便需回避。如吾儒有个父子,还他以仁;有个君臣,还他以义;有个佳耦,还他以别。何曾著父子君臣佳耦的相?”

《大学》还讲了“八条目”,是自我精力涵养的八个步调。头两步是“致知”、“格物”。照王守仁的说法,“致知”就是“致知己”。自我的涵养,不过是顺从本身的知己而行罢了。

推荐阅读: 电影世界冒险王     司宠而骄:刁蛮小道士     带着热武闯异界     我在异界无双升级     甜宠盛婚:总裁的医师娇妻     无限击杀     重生之超神黑客     龙牙兵王     绝对调教:国民女神太撩人     最强隐龙     忠犬系女友     遥想当年青衫薄    
sitemap